要由具备继承权的长子、嫡长子们拥有;
且长子、嫡长子等具备直系继承权的群体,也并不包含在‘分门别户令’之内。
这样一来,问题就出现了。
我作为一家之主,肩负着家族延续、宗祠繁荣的神圣使命,那我就必须保证:我这一带积攒下来的财富,要尽可能最大限度的交到继承人,即长子手中。
而对于那些必将会分门别户,三代之后就形同陌路的庶子、幼子,‘我’并不舍得给他们分太多家产。
所以,‘我’大概率会把田、宅、铺等固定资产全部,起码是绝大部分留给长子,只给幼子们分一些钱粮细软,让他们自谋出路。
在这样的行为逻辑下,‘余子’这个群体,也就应运而生。
余子,从来都不分家世、出身,无论是农户之子、商贾之子,亦或是豪强高门之后,只要是‘非嫡非长’,就必然会迎来成为‘余子’的那一天。
差别仅在于:农户出身的‘余子’,可能会把父母给自己的钱财短时间内花光,然后流落街头,混迹于‘游侠’之列;
商贾出身的‘余子’,则会从父亲手中,得到一笔相对不菲的‘分家费’,而后以此为本钱自立门户,艰难创业;
至于豪强、贵族子弟,倒是比前二者幸运得多。
——作为高门之后,这些人即便是‘余子’,也大概率能得到家族小部分的不动产,以及相当庞大的钱
第0376章 屯耕朝鲜?(3/9)